眉山市 眉山市 丧礼的形成-殡葬文化-眉山市龙椅山陵园
您当前位置:眉山市龙椅山陵园 >> 殡葬文化 >> 浏览文章

丧礼的形成

2013/2/27 16:27:41 本站原创 佚名 字体: 点击数:

    礼字,甲骨文作丰或吉、晋。王国维先生释为;“此诸字皆像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故《说文》曰:由,行礼之器。……盛玉以串神人之器,涓之曲若壹,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酗亦谓之酸,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说文解字》释礼为:“屉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颓笺:“礼之言屉,谓屑而行之也。礼之名起于事神.引申为凡礼仪之称。”(尚书·周书·溶浩》载:“周公曰:,王肇称殷礼,艳于新邑,咸秩无文’。”可见,礼与玉、事神祭艳等关系密切。那么,探讨丧礼的起源就可以从玉人手。
    在山顶洞人骨架的周围,除赤铁矿扬外,还有校染成红色的玉石珠和石坠等装饰品,可能已被视为避邪的“灵物”。这种灵物的大规模出现,是在河姆汉文化、红山文化、大汉口文化、良活文化、龙山文化约墓葬里。我们知道玉一旦成为权贵人物随葬“独占的灵物”,就意味着氏族社会的等级化的形成和阶级的出现,拾恰此时,就是丧札的形成及确立时朔。
    考古材料中不乏其例。牛河梁遗址距今约5000多年,屑红山文化,在“女神庙”周围发现“积石家”.大型家内只随葬玉器, 有猪龙形玉饰、箍形器、玉环、玉壁等等[9]。分布在长江下游三 角洲地区的良活文化,发现了玉珠、图、坠、管等装饰品、玉斧等生产工具和玉戚之类的武器,重点以玉壁和玉琼为大宗则,考古学界有人称为“玉敛葬”。据统计,余杭反山11座大型墓中出土了1000余件稻美玉器,主要是琼、壁、倔s余杭瑶山祭坛墓葬中出土玉器观余件.有玉琼、玉冠状饰、玉龙首调、玉龙首磺、玉牌饰等。玉器放置的位置也很说明问题,一般头骨之上为冠帽之玉饰,胸腔放玉踪,腿部故玉壁、石战,身侧有玉铺,管珠装饰品散见于各部位,那么玉器作为象征墓主人权力、地位以及兼有宗教工具的作用是无疑的。
    关于以玉作随葬物,中原地区亦有发现。山东大改口文化及继后的龙山文化墓葬中,常见的玉器有壁、钱、人面形玉饰、环、锡、锥形器等[12〕。山西的陶寺文化遗址的中型墓葬中,出土了玉石城、琼、庚、佩饰等,大型墓中则随葬了成套的石斧、百族、玉石钠、理、特磐、龙盘、嚣鼓等。由此可见,《周礼‘春官大宗伯肿“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琼礼地”的话是可信的。正是这些具有强烈情感和巨大成慑力量的玉器,积淀成为原始札俗中“礼仪以为纪”的敬礼求福的主要“礼”品,才使得“玉礼器先于青铜礼器而成为早期札器的阶段性代表。是丧礼形成的重要指示物之一。
    因为最早的重要玉质礼器(琼、劈),均发现于原始社会后期的贵族墓中,那么丧礼的含义也正是表达出这些氏族显责的祖先崇拜、天神崇拜之特点。埋葬的都是《大戴札·五帝德》称赞额项所讲:“届时以象天,依鬼神制义,治气以教民,实城以祭招,乘龙而至四海。”及《国语·楚语下》楚大夫观射父所言的“命南正重司天以屑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屑民”,“绝天地通“的英雄人物。
    以上通过玉石器的一个侧面探讨了丧礼的形成过程,其实在葬服、葬朔、墓形、棺樟、随葬陶器等方面也有显示。
    《墨于·节葬下》云:“昔者尧北教乎八狄,道死,葬蛋山之阴,衣食三领,谷木之棺,葛以缄之。既规而后哭,满坎而元封。已葬,而牛马乘之。”4尚书·尧典)说:尧崩,“百姓如丧考砒,三载。”《史记·五帝本纪)也说相传尧终时,“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奖举乐。”并在下葬处,负土成坟。《孟子.万章》:“舜崩,三年之丧毕。”故司马迁说尧时有“修五礼”之说,集解引马触曰:“吉、凶、宾、军、惠也。”(五海)卷六八有“虞五扎”等条目,邹镐先生正式提出“虞礼”的概念是有一定道理的15]。所有这一切,都是丧礼在除用玉器之外的其他方面的反映。
    考古材科反映出的埋葬习俗,就是等级、阶级差别的存在。像良诸文化发现的高台基地,陶寺墓群中的大、中、小型墓区分,红山文化结构特殊的积石昂,龙山文化中的朱封、西朱封大塞〔16j,都打上了礼制等级的烙印,证明至迟在公元前第三千年
中叶,即大致相当传说中的五帝后期,礼制已经形成。商周时期
的墓地制度、棺停制度、衣实制度和随葬品制度等都可以在龙山时期晚期的丧葬中找出线索和发展脉络,此不再一一费述。
    因此,丧礼的确立,基本上和阶级国家的起源相一致。一旦“以人事神”的丧札被“以神道设教”的政治文化观所取代,那么丧礼中的阶级性、等级性、礼法性等,也被统治阶级固定下来,更成熟的丧葬礼制亦必然出现,这就是《札记·曲札》所讲的“夫礼者,所以定亲藐,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持搁祭招,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

 

相关阅读: